眼睛里的镜头模糊了?贵阳白内障手术专家带你读懂白内障的来龙去脉!
- 2025-10-31
- 类别:常见问答
- 浏览(1)
金秋十月,秋高气爽,随着天气转凉,很多深受白内障困扰的朋友开始咨询手术事宜。贵阳白内障手术专家、贵阳华厦阳明眼科医院胡婷婷院长介绍:秋天气候凉爽,从患者术后恢复的舒适度、便利性和感染风险控制的角度,是一个比较理想的选择。今天,就跟着胡婷婷院长一起揭开白内障的神秘面纱,看看这个让眼睛“镜头”变模糊的元凶究竟是怎么回事。

什么是白内障,“镜头”为何会模糊
想要理解白内障,我们不妨先把自己的眼睛想象成一台精密的照相机。贵阳白内障手术专家、贵阳华厦阳明眼科医院胡婷婷院长介绍,白内障发生的部位,相当于相机最核心的变焦镜头——晶状体,它是一个双凸面、富有弹性的透明组织。白内障的形成机制在于晶状体老化、混浊,这一过程如同相机镜头逐渐蒙尘,光线无法正常聚焦,导致视力下降、色彩感知失真,视界变得朦胧而模糊。

白内障的“幕后推手”不止一个
很多人认为白内障是老年人的“专利”,其实不然。导致晶状体混浊的原因有多种,了解它们,才能更好地预防。
年龄相关性白内障(最常见)
贵阳白内障手术专家、贵阳华厦阳明眼科医院胡婷婷院长表示:这是最主要的一种,可以理解为眼睛的“自然老化”。就像头发会变白,皮肤会长皱纹一样,眼睛里的晶状体在经过长年累月的使用后,也会逐渐发生硬化和混浊。因此,老年性白内障是每个人都有可能遭遇的问题,只是发生的时间和速度不同。

先天性白内障
由于遗传、母亲孕期感染(如风疹病毒)或代谢异常等原因,部分宝宝一出生就患有白内障。这就需要早发现、早治疗,以免影响视觉发育,造成弱视。
代谢性白内障、并发性白内障
长期高血糖会扰乱晶状体的代谢,使其加速混浊,引起代谢性白内障,糖尿病患者患上白内障的年龄往往更早,速度更快;由葡萄膜炎、青光眼等其他眼部疾病引起的叫并发性白内障。
外伤性白内障
眼睛遭受钝挫伤、穿刺伤或电击伤时,晶状体的囊膜可能受损,导致其代谢紊乱,从而形成混浊。
其他原因
长期使用一些特定的激素类药物也会显著增加白内障的风险。另外,长期接触紫外线辐射,长期暴露在强烈的阳光下,紫外线会使晶状体蛋白发生光化学损伤;不良生活习惯: 吸烟、酗酒、营养不良等也被认为是白内障的危险因素。

白内障的预警信号
贵阳白内障手术专家、贵阳华厦阳明眼科医院胡婷婷院长表示,白内障的发展通常是缓慢且无痛的。当出现以下症状时,需要警惕:
视物模糊: 最核心的症状。感觉眼前像有雾,总是擦不干净。
视力下降: 渐进性、无痛性的视力减退,且通常戴眼镜也无法提高。
眩光、畏光: 晚上看车灯、路灯会出现光晕,白天觉得阳光特别刺眼。
颜色改变: 看东西颜色发暗、发黄,仿佛戴了“茶色眼镜”,对色彩的辨识度下降。
重影或多影: 单只眼睛看东西时会出现重影或多个影子。
老花眼“好转”: 部分老年人突然发现不戴老花镜也能看清近处了,这可能是晶状体核混浊、密度增加导致屈光状态改变(变“近视”了),是一种假象,并不意味着眼睛变好了。

最后,贵阳白内障手术专家、贵阳华厦阳明眼科医院胡婷婷院长温馨提醒,一旦出现上述症状,请务必前往正规眼科医院进行专业检查,切勿自行诊断或依赖眼药水。
 
		
 
					


 贵公网安备 52010302001570号
贵公网安备 52010302001570号